你给孩子报班啦吗?让“幼儿体能教育”变成了千亿金矿
点击:
曾经有句话风靡一时:“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这样的期待下,在教育焦虑组成中产焦虑的情况下,与健康直接挂钩的幼儿体能教育无疑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你给孩子报班了吗?”
母亲节到了,如今不少80后、90后的身份都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不少人都成为了孩子的妈妈,开启了新的人生阶段,也开启了新的焦虑。
在4960万幼儿园孩子的促进下,在二胎政策下1亿孩子的未来前景下,幼儿体能教育也成为了中产阶级在育儿教育中的一个新选择,正在孵化出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
幼儿体能教育究竟有没有必要?
根据《2017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称:在中产阶级家庭中,母亲更多地承担了孩子教育负责人的角色,59.5%家庭的子女正在接受课外培训班学习,91.1%的中产家长并不满足于孩子的基本教育花销,愿意在子女教育上额外经济投入。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产逐渐意识到幼儿体能教育的必要性。
北大医学部牛映雪教授在国家重点项目课题《中国0-6岁儿童身体活动指南》启动仪式上分析表示,对于学前0-6岁的孩子,这一阶段是身体和感官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体能训练可以促进幼儿骨骼增长,提高肌肉的抗疲劳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的身体姿态。因此像舞蹈、体操等项目的后备人才都会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培养训练。
笔者的朋友,早在孩子3岁时就做了游泳训练,她坦言:“并不是为了培养运动技能,最初只是因为对孩子将来身高的担忧。没有人比妈妈更了解孩子的身体,我觉得在坚持了两年之后,感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都好一些。”她告诉生态圈记者,如果教练足够专业,以后还会考虑一些平衡性和技能的训练。同时,幼儿体育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所以一些很多家长会在此时选择体能训练,这几乎很多家长的一种刚需。实际上,这一阶段的体能教育其实非常重要,不能盲目套用成人的理论体系,不能违反孩子的生长周期,更多的需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幼儿体能,会是精英教育的起点吗?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高达4960万,而随着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预计到2020年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将超过1.26亿人。
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家长依然抱有很高的期望。跟过去应试教育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紧迫感不同,如今的孩子,虽然升学压力有所下降,但全面发展的压力袭来,这对于孩子的培养而言,无疑是更高的要求、更重的负担。
曾经有句话风靡一时:“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更何况,现在中产正在崛起,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上亿孩子的未来前景中,幼儿教育也出现了绝佳的机会,这其中,孩子的体能教育的第一波红利也出现了。
而想要让体能教育如同衣食住行一样,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幼儿体能教育这一行业,对于我们的整个教育行业,还需要更多做法与思路上的改进与转变,需要整个行业持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