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点击:
2021年6月12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肥胖防控分会成立大会暨2021中国儿童肥胖防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应将儿童超重肥胖放在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会长陈永祥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越来越成为跨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挑战。在以上的相关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儿童营养不良和儿童超重肥胖放在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加以重视,倡导全生命周期和儿童健康的早期教育及干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郝卫东在致辞中表示,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肥胖防控分会主任委员王海俊教授从事儿童肥胖研究二十多年,尤其对儿童肥胖干预颇有建树,她2016年至今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基于学校的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技术开发与评价”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希望儿童肥胖防控分会的成立能够集合更多在儿童肥胖领域研究的专家精诚协作,为我国儿童肥胖防控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周锦瑶谈到,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日,一项针对151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69.9%的受访家长表示,其孩子每周体育课只有两节或更少;运动强度低(55.3%)、被主课占用(50.6%)是受访家长认为目前体育课存在的普遍问题;60.5%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提高对体育的重视。要通过保证在校身体活动时间以及开展在校儿童体育锻炼减重措施,以减缓肥胖的患病率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关于整个国民体质,因此肥胖防控分会的建立亦有体育部门和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参与,更能为制定适宜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控措施提供多学科指导。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在评估疑似肥胖的孩子时必须做全盘的问诊与身体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疾病与可能的成因,像第二型糖尿病、甲状腺低能症以及小胖威利症的患者就常会合并肥胖;过去的身高、体重成长、发展、饮食、活动、家族史、用药、社交与心理状态都是评估的重点。虽说如此,里面有很多因素其实无法靠人为改变;例如早产、先天性疾病、家族遗传等。因此,以将简述几个造成肥胖的环境因子,也是在预防或治疗肥胖时应优先考虑的面向:
●含糖饮料
过度摄取含糖饮料或果汁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一杯饮料往往就占了孩子一天应摄取热量的四分之一。另外,牛奶、豆浆、或现榨果汁虽是有营养的食物但都不可当作补充水分的手段,应提供孩子干净的饮用水;一岁以前的孩子以母乳为主食是个例外,并不需要常规喝水。
●电脑、电视等产品
长期使用电脑、电视等网络产品会导致肥胖,主要的因素除了这些静态的活动会让身体的代谢速率下降、减少能量消耗以外,对饮食内容的影响也是一大威胁。例如在电脑或电视上看到美食广告就口水直流,或是看场紧张刺激的好电影在不知不觉间就吃了一大包爆米花。这些食物的摄取都跟我们的身体需求无关,而是受到刺激后激发出来的食欲;研究发现就算不增加运动量,只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自然就会降低整天的热量摄取以及肥胖的发生。
●睡眠
睡眠不足或不规律的睡眠时间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背后的原因可能与内分泌的调控有关。另外,睡眠不足时身体摄取食物对脑部带来的欣快感会更加强烈,长期加班熬夜或值班的工作者容易暴饮暴食就是这个道理。
●肠道菌相
研究发现肠道菌相的改变与肥胖有关。良好的肠道菌相建立有赖健康的生活习惯与饮食,而服用益生菌是否能够改善肠道菌相甚至避免肥胖目前证据不足,不应作为预防或治疗肥胖的主要方式。
预防与控制儿童肥胖的方法主要是体能训练,少儿综合体能训练,具体的表现在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力量、耐力、速度、柔韧与灵敏等)、身体能量代谢供能系统训练、运动素质训练、心理承受负荷强度能力训练等。加强体育生体能训练,已成为提高学生身体健康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文化课学习外,还必须重视学生体能训练。
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应注意运动与游戏的多样性。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能在孩子很小时就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以期孩子成为体育明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美国儿科协会(AAP)新近在7月份的儿科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过早的从事某一项体育运动会对未成年的儿童是一种伤害,其中包括:疲劳性骨折、月经失调、疲劳过度、饮食功能失调以及情感压抑等问题。因此,专家认为应当鼓励儿童参加多种体育活动,而不要寄希望于在少年时代就创造某些体育项目的奇迹。
专家们还认为:要达到培养高水平的成人运动员,就必须有一套有关运动的强度和安全度的合理训练方法,用以保证有天分的运动人才发展成高水平的运动员。至少要在12-13岁以后,当其身体和心理能够承受竞争性极强的体育比赛所需要的训练计划时,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发现儿童的真正天分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家长或教练的意图进行训练。